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章 跨省挖人

“我觉得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,当干部反倒是可惜了,有没有想过转入国企系统发展?”苏静秋忽然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。

不过这个问题王笠纶想都没想的就答道:“不考虑这个,国企发展终究有限,我还是希望将来能做些更全面的工作。”

这里面有王笠纶的野心,也有他的不得已,毕竟国企系统上限摆在那,要想和‘贵人’正面抗衡,国企系统根本无法让他走到足够的位置。

“对了,还有件事想向你打听一下,我们县的书记周元义,听说也是京城的,你认不认识?”王笠纶换了另一个话题。

这话他说的也挺讲究,问的是苏静秋认不认识周元义,言外之意是打听周元义的背景。

“不认识,随后我帮你打听打听。”苏静秋立刻答道,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太多,显然周元义还不属于最顶级的大院子弟。

这顿饭吃完后,王笠纶就和苏静秋道别,他打算随后就前往青竹县,临走时也邀请苏静秋有空去徽山县玩。

下午在车站买到了第二天到临原省的车票,当天晚上王笠纶又带着韩丽逛了逛京城,到底是一国首都,再怎么也比西北那些地方好的太多。

只在京城停留了两天,王笠纶和韩丽就离开了,三天之后他们来到了西南地区的临原省,又用了一天时间,才从省会锦城到了青竹县。

青竹县这个地方竹编历史已经很长了,在县政府驻地的镇上,王笠纶和韩丽就看到很多人家门口摆着各种竹器售卖,有实用的,也有装饰物。

在这里还能经常看到有人搬运竹子,看起来是在上山砍的,准备拿回家加工。

一些居民门前,也有人在处理竹子,或者用竹条竹丝在编织。

在这里王笠纶也是第一次看到,竟然有极细的竹丝,看起来柔软如线,用这种竹丝编织出的东西,也是柔软细腻。

两人还是住在县里的招待所,接下来他们走访了许多人家,才从交谈之中也知道了镇上谁的手艺最好,也知道了这里竹器的大概价格,还有制作一件竹器需要多少时间。

两人已经在镇上住了三天,第三天的时候,他们来到一户居民家中,这里也不是第一次来了,这家的主人姓吴,叫吴宇林,是个已经编了二十几年竹器的中年男人。

“吴师傅早啊。”王笠纶主动和吴宇林打着招呼,看起来好像很熟的样子。

吴宇林也笑着和王笠纶打招呼,这两日王笠纶已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