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4章 再遇夏如春

对别人‘归国人才计划’是个机密,尤其是具体过程更是需要保密的,毕竟关乎国家脸面。

但是惠群同志现在身份不同,整个国家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秘密,王笠纶如实说出来,并不违背保密原则。

“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多故事,笠纶同志你为国家做了很多事啊!”听完王笠纶讲述后,惠群同志没有直接表态,倒是先表扬了王笠纶。

如今王笠纶还在东欧各国购买先进机械和尖端技术,这事惠群同志是知道的,加上当年王笠纶卖了他一个面子,所以他对王笠纶印象很好。

王笠纶谦虚的笑了笑,他眼巴巴的看着惠群同志,希望对方能做出指示,提高归国专家的待遇。

“念及此事我每日茶饭不思,但靠个人力量无法改变,我希望国家能重视,尽快提高这些专家的待遇。”王笠纶恳切的请求,他这确实是求,代表那些专家,也代表一个有良知的干部,还代表他个人。

惠群同志黑框眼睛下目光变得凝重起来,提高专家待遇,其实不用王笠纶来求,条件允许的话他肯定会去做,但问题就是国家确实没这个条件。

当了家更知道财政的困难,惠群同志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这不是一笔小数目,国家暂时拿不出来,因为有更多更加紧迫的事要做,你搞经济是个好手,如果财政拿不出来,你有没有什么办法?”

王笠纶愣了一下,惠群同志这么一问,他还真不好回答。

现在的王笠纶也算是高级干部,他确实有搞钱的手段,但肯定是不能以个人名义去搞钱的,甚至也不能用外经贸部名义直接搞钱,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难题。

“要根本改善专家们的衣食住行,不算修建现代化宿舍,不算配轿车这些一次性投入,仅仅工资福利的提升,全国所需金额每年都在上亿元,而且是年年需求,我如果放弃现在的工作,专心去搞企业,或许可以用企业盈利来负担这项开支。”王笠纶神情严肃的说道,这也是他想过的勉强可行的一个方案。

但这肯定不是最佳方案,对王笠纶本身来说也不公平。

“不行,那就真是大材小用了,办法你慢慢想,只要不是违背原则,不损害国家利益,我都支持。”惠群同志立即就否定了王笠纶这个方案,现在国家正是缺年轻有能力干部的时候,而且王笠纶现在做的工作,也是非常重要的,让他去搞企业,就成了典型的顾此失彼。

十几分钟后王笠纶从惠群同志办公室出来,虽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