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章 爷爷奶奶的手艺 做豆腐

奶奶不光长得又白又美又清秀,还又巧又能干,酿甜酒、腌豆腐乳、晒黄豆酱、摊米皮、搓汤粑、炒山芋角、蒸米发糕和荠麦发糕、腌腊鱼腊肉、灌香肠、风干鸡、风干鸭、腌萝卜菇子、用晾干的萝卜丝和腊白菜丝撒上黑芝麻滴菜籽油揉成香菜,做干黄花菜、干笋、干豆角、干蕨蕨禾子,洗山芋粉、葛粉。别人家舍不得用蚕豆做酱,省吃俭用的奶奶每年做一点蚕豆酱,好让全家人在贫苦的日子里享受一下奢侈品。

奶奶一年养一到两头猪,养猪,用她的话说,是“贡猪”, 不少忙活,像贡养一样。成天打猪草煮猪食,用打来的猪草煮的猪食,发着刺鼻冲脑壳的气味,热乎乎地用木桶提着,赶紧去喂。喂到年底,好肉卖了,自己家只留下猪头猪脚猪下水。

奶奶还会剪鞋样子,做鞋,不过这些,我不大感兴趣,不如吃的给我印象深刻。

奶奶做的粑,样子秀巧,厚薄均匀,皮焦脆光溜,还不开裂。黑芝麻的糖心,撒一点干桂花,或撒一点用剪刀剪成细丝再切得像针尖一样细的橘皮,口齿只感觉有香味,没有渣滓。妈妈一见奶奶做的粑就爱了,跟奶奶学手艺,回去自己做一次,叹一次没有奶奶做的好。

中秋节,奶奶一早起来就开始准备,黑芝麻、干桂花、白糖、红糖、糯米,洗、炒、磨、包,晚上要汆汤粑吃!

干桂花、芝麻在舂臼里捶打,混合的香气飘散,小叔说,“等一下我能吃十个。”小姑说,“打个赌,吃不下去十个怎么办?我到底要看看你能吃几个。”

等到汤粑终于下了锅,小叔和我都贴着锅台沿站着,眼巴巴地继续等待。等到白白胖胖的汤粑鼓着圆肚子漂起来,奶奶给我俩先盛上。奶奶做的汤粑,份量十足,一碗只够盛一个。

爷爷帮着奶奶忙活了一天,这会儿才得空,坐在小木凳上歇一歇,拾起还没来得及收藏起来的蒲扇,在胸前微微摇着,歪着头调侃他的老么(最小的)儿子,“好[hǎo]吃吗?”

小叔咽下一口,“好吃。”连边带馅再咬上一大口,使劲点头。

“好[hào]吃吧!”爷爷笑的嘴可大。

小叔的嘴被汤粑塞满,舌头用力地翻着,再塞不进一个字。

我吃了一个,小叔吃了三个,都吃不下去了。

如果我吃坏了,或冻着了,头疼,身体难受,浑身乏力,想吐,奶奶就给我掐寒筋。奶奶说,“你肯定是搞寒了,”一只手把我牢牢捉住,另一只手伸到我背后的衣服里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